天堂中文视频在线,亚洲国产精品av久久久,国产超级a视频免费观看,色中色资源站,国产免费av网,精品九一,一本色道久久综av蜜桃臀

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不二牛

每經網首頁 > 理財不二牛 > 正文

兩市質押市值逼近5萬億 近12家機構已“清倉”質押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5 21:40:44

隨著A股持續(xù)磨底行情,越來越多已高比例質押的股東陸續(xù)開始“填坑”,目前已有逾7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公告。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此輪掀起的回購潮一方面來自于提振投資者信心,更關鍵的是基于大股東質押比例過高,擔心爆倉風險發(fā)生。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Wind數據統(tǒng)計,截至9月25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6358.99億股, 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9.93%, 市場質押市值為49125.06億元。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已有12家機構及個人對所持股份施行“清倉式”質押。隨著A股持續(xù)磨底行情,越來越多已高比例質押的股東陸續(xù)開始“填坑”,目前已有逾7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公告。

12家資管機構“清倉式”質押

Wind數據統(tǒng)計,截至9月25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6358.99億股, 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9.93%, 市場質押市值為49125.0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東質押明細中記者看到,部分GP已開始“清倉式”質押,所質押股數占所持股比100%。

具體來看,質押最多的是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盈峰集團),持有華錄百納1.02億股,占總股本12.55%;成都中迪產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迪投資0.54億股,占總股本18.19%,而目前這些股份均已被100%質押。

同樣出現(xiàn)“清倉式”質押的機構還有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qū)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大連圣亞的0.31億股、蘇州睿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持麗鵬股份的0.95億股等,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機構和個人一共有12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12家GP中,有些是通過基金產品認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fā)行股份,而有些則已通過持股介入上市公司管理,如華錄百納發(fā)布擬將其持有的約1.43億股華錄百納股權(占總股本17.55%)轉讓給盈峰集團、普羅非,交割后,盈峰集團將變成華錄百納的控股股東。

記者發(fā)現(xiàn),與盈峰集團類似的情況并不唯一,通過投資成為企業(yè)的股東甚至是控股股東,廣州市凱隆置業(yè)有限公司就持有嘉凱城9.52億股,占總股本的52.78%,目前也已經全部質押。

對此,深圳的一位PE投資總監(jiān)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般來說,GP是以管理委托人資金進行財務投資為主,但對已控股的投資機構來講,其意義遠不止中短期退出獲利那么簡單。

或許這與GP目前沒有通行的標準去界定有關,在他看來,一些上市公司股東會在公司外部建立一個有限合伙企業(yè)或者關聯(lián)公司作為持股平臺,然后把公司的部分股份轉讓給這個持股平臺。“可以是有限合伙企業(yè),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但考慮到節(jié)稅和操作安排的靈活性、資金進出方便性,常規(guī)的是采用有限合伙企業(yè)作為持股平臺。”

這意味著,部分大股東的身份可能兼具了LP和GP的雙重身份。“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不愿意個人直接持股的,會設一個持股公司,還有的是本來就有多個業(yè)務,上市公司只是其中一個業(yè)務。”

在這位投資總監(jiān)看來,不排除是投資公司配合上市公司融資計劃所實行的迂回操作。他指出,“之前很多銀行,不會直接給個人發(fā)放貸款,但如果是公司主體就可以,所以有的會以公司來持股,此外,個人持股也不能進行可交換債處置。”當然,該總監(jiān)也坦言,“委托人一般都不會同意管理人再去質押融資。”

A股刮起“回購風”

此前,GP往往直接從銀行募資,或者是LP從銀行募資再配置到GP投資。但在資管新規(guī)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業(yè)務之后,為配合企業(yè)發(fā)展所需,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東通過質押股權進行融資貸款。

盡管上述12家被部分股東“清倉式”質押的公司目前股價仍在安全區(qū)間,尚未到達觸發(fā)預警線的水平,不過,伴隨A股磨底仍在持續(xù),上市公司股東高比例質押股權的風險仍不容小覷。

截至9月25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收跌,很多公司也紛紛增持和回購自家股份加以應對,如易德龍在收盤后隨即發(fā)布關于股東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補充質押的公告,對股東王明有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補充質押;千紅制藥也發(fā)布關于公司2018年回購方案實施完成的公告。

今年以來,截至9月11日,滬深兩市共有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公告,其中490家已實施回購,合計回購資金達241億元。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此輪掀起的回購潮一方面來自于提振投資者信心,更關鍵的是基于大股東質押比例過高,擔心爆倉風險發(fā)生。華南某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表示,有的公司希望通過股票回購穩(wěn)定或提振股價,不排除是為了降低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的壓力。

固利資本投資委員會主席黃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迫于金融去杠桿和質押股權平倉的壓力,部分中小市值品種仍有籌碼涌出的可能,令未來盤面的走勢難以預料。他指出,隨著三季報的臨近,“那些業(yè)績未達預期的公司在股價上可能會出現(xiàn)快速回落。”他坦言,部分面臨高比例質押風險的上市公司接下來或許還會主動“出讓”股權以自救,但高溢價轉讓雖然能對股價形成一定利好,但也意在強調業(yè)績支撐的剛性要求。股權質押是上市公司股東自身的融資行為,從表面上看和上市公司沒有關系,但由于質押方大股東、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的地位特殊,一旦發(fā)生強平危機,就可能會導致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發(fā)生變更,也會對公司的實際經營造成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質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