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7 00:49:05
每經編輯|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7月6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科技部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此次試點工作將通過引導產品生產者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激勵生產者推行產品源頭控制、綠色生產,從而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工信部節(jié)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王文遠處獲知,工信部正在編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產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預計年底或明年初發(fā)布,該計劃是做3或5年的規(guī)劃,將重點解決廢棄電子產品資源再利用薄弱的問題。
上述通知顯示,目前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而據相關數據估算,2億臺報廢電子產品的價值將達115億以上。
“過去政府和企業(yè)在廢棄電子電器上的措施主要是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但是在資源化利用方面一直比較薄弱。本次試點工作強調環(huán)保和資源再利用并重,解決我國資源與環(huán)境的瓶頸問題。”王文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